3月14日,农历二月十五,为纪念老子诞辰2596周年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“老子祭典”展演暨第十届中国鹿邑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(传统戏剧)展演开幕式在老子故里鹿邑举行。
本次活动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指导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鹿邑县委员会、老子研究院主办,鹿邑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。
鹿邑县委书记郭俊涛致辞中表示,鹿邑食品加工、美妆彩妆、绿色造纸等制造业链群发展势头强劲,“鹿邑制造”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迈上中高端、进入关键环,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,现代化建设步伐坚实。今年,鹿邑聚焦“四高四争先”,从全局谋划一域、以一域服务全局,展现鹿邑新作为、彰显鹿邑新担当。积极谋划“十五五”规划,深入推进文旅文创深度融合发展,致力于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。
“老子祭典”展演以短片《智能遇见智慧》拉开帷幕。祭典共有七项仪程,随着盛世礼炮的鸣响,各界祭祀嘉宾依次敬献花篮、焚香祭拜、献爵祭酒,典仪官恭读祭文,全体嘉宾整理衣冠,向圣哲老子行三鞠躬礼。祭典在刚柔并济的《道合天人》乐舞敬拜中圆满礼成。
活动现场,来自广西北海、福建厦门、湖北汉川、山东曹州、黑龙江哈尔滨的李氏宗亲,分别带来南海、东海、长江、黄河、松花江之水,鹿邑县县长刘锋磊将取自鹿邑涡河的一泓清水郑重呈上。将这些象征“五湖四海”的水源汇聚,寓意着老子的哲思智慧融入中华文明,源远流长,也代表同根同源的人们心手相连。
共同祭拜先哲,共赏非遗展演。第十届中国鹿邑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(传统戏剧)展演当天在太清宫老子文化广场精彩开锣,开幕时河南登封少林塔沟武校的《狮舞乾坤》以灵动身姿和磅礴气势燃爆现场。更有豫剧《大登殿》、道情《王金豆借粮》等好戏轮番登台。杂技《技惊四座》、民乐《唢呐破界》、武术《中国龙》、舞蹈《王风采葛》等节目精彩纷呈。据介绍,此次活动让民众能全方位感受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,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,触摸文明脉络。
与此同时,鹿邑民俗展演、第二届民间艺术大赛、曲仁里桃花节和“书香鹿邑·《道德经》”诵读活动等也在老子庙会宣传月系列活动中精彩亮相。
据介绍,作为“老子故里”,鹿邑县近年来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,深挖老子文化独有“富矿”,持续擦亮“老子故里,道家之源,道教祖庭,李姓之根”四大文化品牌,传承并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并全力打造老子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、全球探索体验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、华人寻根拜祖圣地,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艳 通讯员 仇继辉)